科学铸就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 慢性病 > > 骨髓纤维化 > 内容页

什么是骨髓纤维化,为什么会得骨髓纤维化

  什么是骨髓纤维化,为什么会得骨髓纤维化

  什么是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 )简称髓纤,是血液系统中相对罕见的一种BCL-ABL1融合基因阴性的骨髓增生性肿瘤,由于骨髓造血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网状蛋白和胶原的异常沉积而严重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临床中以贫血、肝脾肿大、全身症状(乏力、盗汗、体重减轻、发热、骨痛等)为特征。

  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的年发病率为0.1/10万-1/10万,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也可见于婴幼儿,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与季节无明显相关。

  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骨髓纤维化和慢性骨髓纤维化;根据发病原因是否明确或是否存在明确诱因,又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其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曾被称为“骨髓硬化症“、“骨髓纤维化伴骨髓化生”或“原因不明的髓样化生”,起病缓慢,是一种以贫血、脾脏显著肿大、外周血中出现幼粒细胞、幼红细胞、泪滴状细胞以及CD34+细胞增多,骨髓穿刺呈干抽现象,骨髓纤维化、骨硬化为特点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往往具有明确的原发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或转移癌等,在此基础上导致骨髓受累,纤维组织增生,造血功能受损而发病。

  相较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而言,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的髓外造血表现和造血功能异常的程度往往较轻。

  病理学上,骨髓纤维化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具体而言,早期主要特点是患者外周血细胞增多,骨髓像检查三系均增高,其中以巨核细胞增生最为明显,造血细胞占70%以上;骨髓伴有轻度的纤维化,网状纤维增多,脂肪空泡消失,骨髓基质主要由可溶性胶原蛋白组成。中期,三系中巨核细胞可见增生,造血细胞大约占30%;骨髓纤维组织进一步增生。晚期,为骨髓纤维化的终末期,三系中仅可见少量的巨核细胞,其他两系细胞均明显减少;骨髓以骨小梁增生为主,会出现骨髓腔变窄。

  什么会得骨髓纤维化

  据文献记载的最早被报道的骨髓纤维化相关病例可追溯到1879年,而直到1951年,骨髓纤维化才被证实划归为了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虽然这个疾病已经被人类发现了100多年,但对于它的诱发因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明确。

  诱发因素方面: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并未明确指出与骨髓纤维化最为相关的致病因素有哪些,但一些可诱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潜在致病因素是值得警惕的,比如一些病毒的感染、过多的接触射线和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等,除此之外,大气环境污染和生活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发病机理方面:对于骨髓纤维化发病机理的认识其实仍然比较肤浅,目前认为骨髓纤维化是由外界异常因素刺激、自身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自身血液疾病的影响,造血干细胞功能出现缺陷导致了巨核细胞和粒细胞的异常增殖,使得网织蛋白纤维化增加,最终进展为胶原纤维化和骨硬化。

  虽然在细胞层面我们对骨髓纤维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就发病机理而言,这样的认识是相对宏观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粗糙的。因此,要想获得针对骨髓纤维化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方法,对其分子机制的探索就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JAK-STAT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在诱导和促进骨髓纤维化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突变介导的基因表达改变在骨髓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也很常见,一项有针对性的测序研究显示81%的患者存在突变,而最常见的突变包括ASXL1(36%)、TET2(18%)、SRSF2(18%)和U2AF1(16%),进一步研究发现分别有35%、26%、10%和9%的患者存在1个、2个、3个或大于4个突变的情形。

  上述这些机制的发现,都为骨髓纤维化靶向药或者特效药的研发提供了可能。

  作者:王磊、郝永强

  内容来源: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