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对人体有多大伤害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选择使用靶向药物治疗。
不少人认为,靶向药物是“精确制导炸弹”,只消灭癌细胞,不损伤身体。
其实“是药三分毒”,靶向药物并不是没有副作用,偶尔也会出现因为严重的副作用出现停药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靶向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
正常细胞在许多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着正常的生长、增殖和凋亡。
当人体受致癌因素影响,原癌/抑癌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失去稳定性时,平衡被打破,癌细胞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并最终成长为癌肿。
靶向药物就是通过阻断特定基因突变,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基因是存在于人体正常细胞内的,即意味着并不是只有癌细胞上才表达相关基因。
因此,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对所有表达有该基因的细胞进行“攻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
靶向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
1、皮肤副作用:
为EGFR、抗血管生成类药物(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79%-88%,主要包括皮疹、甲沟炎、手足综合征等。
①皮疹:
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出现红色丘疹或者水疱,有时会伴有触痛感。大多数在开始使用靶向药物2周内出现,3-5周时出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
有研究显示,皮疹程度与EGRF-TKI的疗效密切相关,皮疹越严重、EGFR-TKI疗效越好。
②甲沟炎:
表现为指/趾甲变薄、脱色、断裂,指/趾甲周围红斑、肿胀、化脓,不同研究显示EGFR-TKI类药物的甲沟炎发生率在4%-56.8%之间,重度甲沟炎发生率在0%-11.4%之间。
③手足综合征:
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达6%-50%,表现为手掌、足底皮肤瘙痒、红斑、麻木、感觉迟钝,手足末端疼痛,当皮肤皲裂时易并发感染,严重的可因为剧烈疼痛而无法正常生活。
据统计,手足综合征大多发生于开始靶向药物治疗2-3个月期间,可持续近1年,在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再次用药后又出现。
2、消化道副作用:
大多数靶向药物都会引起消化道反应,主要包括口腔黏膜炎、呕吐腹泻等。
①口腔黏膜炎:
统计数据显示:靶向药物相关口腔黏膜炎发病率在7%-78%之间,以EGFR-TKI、抗血管生成、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等)、MeK抑制剂(曲美替尼等)最为常见。
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溃疡,严重可以影响进食。
②呕吐腹泻:
一般在开始用药后两到三周出现,发生率约50%-60%。
绝大多数症状较轻,少数严重者可伴随脱水症状。
3、心血管副作用:
抗血管生成类、抗HER-2类靶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损害、血栓栓塞和出血等。
①高血压:
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靶向治疗开始后3-4周出现,多项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大约为30%。
表现为血压高于140/90mmHg,或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失去控制。
②心脏损害:
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等)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2%-7%,与有心脏毒性的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明显升高。
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等,临床症状可能包含许多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如恶心呕吐、咽痛腹痛等),需要在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等,以免耽误病情。
③血栓栓塞和出血:
抗血管生成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所有使用抗血管生成剂的患者都应该监测凝血功能。
研究显示,同步使用法华林等抗凝剂可以减少贝伐珠单抗的血栓栓塞事件,但却增加了出血风险。
4、呼吸系统副作用:包括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等。
①间质性肺炎:
靶向药物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依维莫司等药物最为常见,发生率约0.5%-1%。
研究显示,间质性肺炎一般出现在开始靶向治疗2-6个月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
②胸腔积液:
研究显示,达沙替尼(一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药物)胸腔积液的发生率约14%-26%。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
5、全身副作用:
包括乏力、水肿、虚弱等,总体发生率比较高,但严重程度较低、大多可以耐受。
另外,一些靶向药物还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下降、蛋白尿等多种副作用。
虽然总体发生率都不太高,但在与其他药物(比如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这些副作用的发病率也会显著上升。
所以,靶向药物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完美”,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嘱,及时向医生反映问题,及时治疗。